钾长石K-Ar定年若干问题的讨论

被引:4
作者
高晶晶
刘玉琳
机构
[1]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钾长石; K-Ar定年; 应用条件;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6.03.009
中图分类号
P599 [实验地球化学];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现有的测试数据反映,钾长石在K-Ar定年中存在很多问题,最常见的情况是年龄值偏年轻,有时也出现比共存矿物年龄偏老的情况。钾长石在实验过程中不完全释氩是造成年龄值偏年轻的原因之一,对此前人已经提出几个解决方案,但在实际应用中都不够完善。钾长石的封闭温度低(130~150℃)是放射成因氩丢失的最主要因素,个别情况下也出现捕获围岩中的放射成因氩,从而出现过剩氩。低温钾长石(如冰长石)的氩保存能力和结构有关系,通常情况下随着三斜度的升高所保存的放射成因氩会相应减少。不同地质环境中产出的钾长石在K-Ar定年中适用性有所不同,侵入岩中的钾长石(微斜长石和条纹长石等)不适合于K-Ar定年,而喷出岩中的钾长石(透长石和歪长石等)是非常好的定年矿物;低温钾长石可有条件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75 / 37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Laser probe 40Ar-39Ar ages of metasomatic K-feldspar from the Hougou gold deposit,northwestern Hebei Province,China [J].
徐兴旺 ;
张宝林 ;
蔡新平 ;
刘玉林 .
ScienceinChina(SeriesD:EarthSciences), 2002, (06) :559-564
[2]   新疆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的进展 [J].
周汝洪 .
新疆地质, 1987, (04)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