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气溶胶远程传输过程中的吸收增温效应对云和降水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陈丽
银燕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重点灾害实验室
关键词
矿物气溶胶; CCN; IN; 热力效应;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 [水汽、凝结和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吸收性矿物气溶胶在远程传输过程中引起的大气增温效应以及大气中云凝结核(CCN)和冰核(IN)浓度增加的数值模拟,发现传输过程中沙尘最大浓度出现于云底和3 km高度处(T>-5℃)时,沙尘传输导致的大核和巨核(GCCN)浓度的增加,促进冷暖云降水,并在降水效率增加和增温产生的蒸发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云的光学厚度和反照率降低;当沙尘传输层位于温度低于-5℃的层结时,沙尘作为有效的大气冰核影响云和降水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冰核增多导致降水减少,并使云的光学厚度和反照率增加。总的来说,沙尘传输层中吸收性矿物气溶胶越多,高度越低、厚度越大,蒸发效应越强,云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的抑制作用也越强。
引用
收藏
页码:628 / 63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沙尘气溶胶对云和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 [J].
陈丽 ;
银燕 ;
杨军 ;
牛生杰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5) :590-600
[2]   中国西北大气沙尘的辐射强迫 [J].
成天涛 ;
沈志宝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2, (05) :473-478
[3]   贺兰山地区沙尘气溶胶粒子谱分布的观测研究 [J].
牛生杰 ;
章澄昌 ;
孙继明 .
大气科学, 2001, (02) :243-252
[4]   中国西北大气沙尘对地气系统和大气辐射加热的影响 [J].
沈志宝 ;
魏丽 .
高原气象, 1999, (03) :425-435
[5]  
Radia-tive Forcing of Cli mate Change and an Evaluation of the IPCC,1992.Emission Scenarios .2 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 mate Change). Cambridge Univ Press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