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无水分胁迫下行作物蒸发散与双涌源能量分配和交换关系
被引:12
作者:
于婵
[1
]
朝伦巴根
[1
]
高瑞忠
[1
]
柴建华
[2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 内蒙古水利科学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能量分配和交换;
作物蒸散;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6.0168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S314 [作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人工草地种植的行作物———青贮玉米为研究对象,将FAO-56的双作物系数法与双涌源能量平衡模型相结合,计算了太阳入射能量按叶面积指数(LAI)分配到两个涌源(冠层、土壤表面)的有效能量Ac和As、潜热通量λEc和λEs以及显热通量Hc和Hs.分析两个涌源在有效能量驱使下的潜热和显热通量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在无水分胁迫条件下,冠层Hc与λEc相互作用使冠层吸收微热平流,强化蒸腾作用,加大蒸腾量.蒸腾(以潜热通量表示)超过冠层有效能量的增量(λEci-Aci).最大值出现在生长发育阶段LAI为0.6的7月15日到LAI为2·4的8月9日之间,其平均值为4.32MJ·m-2·d-1.2)无水分胁迫情况下,λEs和Hs相互作用,除强湿润过程后的1~2d外,其他各天土壤均以低于土壤表面有效能量的速率蒸发.蒸发强度取决于土壤表面有效能量消散为土壤潜热通量的百分比,这个百分比最小值出现在生长中期阶段,其平均值为11·5%;最大值出现在生长初始阶段,其平均值为51·9%.3)两个涌源潜热通量是蒸散过程中能量交换的主要成分,在生长发育、中期、后期阶段转换为两个涌源潜热通量的有效能量均占总能量的83%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839 / 844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