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三种野生稻原生境植物种群的调查及比较分析

被引:12
作者
王琳 [1 ]
戴陆园 [1 ]
吴丽华 [1 ]
杨庆文 [2 ]
徐福荣 [1 ]
余腾琼 [1 ]
汤翠凤 [1 ]
机构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 药用野生稻; 普通野生稻; 原位保存; 植物种类; 调查; 云南;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6.01.009
中图分类号
S511.9 [野生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云南省境内的3种野生稻40个原生境的植物群落进行了考察,共记录植物159种,分属于51科。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对野生稻原生境植物种类进行分类,乔木层植物共6科1亚科11种,灌木层植物共29科60种,草本层植物共20科88种;普通野生稻原生境的植物种类95%为草本层,疣粒野生稻的植物则有明显的垂直层次结构。普通野生稻原生境植物共计20种,均为特有植物种,分属于5科,主要为禾本科和莎草科;药用野生稻原生境植物共计25种,分属于19个科,特有种15个;疣粒野生稻原生境植物共计125种,分属于45科,特有植物种数达117个。最后就3种野生稻原生境植物种类调查的意义、外来物种对野生稻的原生境威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云南野生稻资源考察及分布现状分析 [J].
戴陆园 ;
吴丽华 ;
王琳 ;
杨庆文 ;
汤翠凤 ;
余腾琼 .
中国水稻科学, 2004, (02) :18-22
[2]   中国野生稻原生境保护方法研究 [J].
杨庆文 ;
张万霞 ;
贺丹霞 ;
陈大洲 ;
戴陆元 ;
陈成斌 ;
黄坤德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3, (01) :63-67
[3]   利用SSR标记定位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性基因 [J].
陈大洲 ;
钟平安 ;
肖叶青 ;
黄英金 ;
谢建坤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2, (06) :753-756
[4]   药用野生稻抗源对褐稻虱的抗性遗传及利用研究附视频 [J].
秦学毅 ;
韦素美 ;
武波 ;
黄凤宽 ;
覃祖芳 .
西南农业学报, 2002, (04) :62-64
[5]   试论野生稻资源遗传多样性原生境保存 [J].
陈成斌 .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2, (03) :53-57
[6]   利用AB-QTL法定位江西东乡野生稻中的高产基因 [J].
李德军 ;
孙传清 ;
付永彩 ;
李晨 ;
朱作峰 ;
陈亮 ;
才宏伟 ;
王象坤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2, (11) :854-858
[7]   普通野生稻抗褐稻虱基因导入栽培稻研究 [J].
秦学毅 ;
李容柏 ;
韦素美 ;
黄凤宽 ;
罗善昱 .
广西农业科学, 2002, (02) :57-59
[8]   云南省野生稻资源保存保护现状 [J].
戴陆园 ;
黄兴奇 ;
张金渝 ;
徐福荣 ;
叶昌荣 ;
庞汉华 .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1, (03) :45-48
[9]   普通野生稻的抗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pv.oryzae)新基因Xa-23(t)的鉴定和分子标记定位 [J].
章琦 ;
赵炳宇 ;
赵开军 ;
王春连 ;
杨文才 ;
林世成 ;
阙更生 ;
周永力 ;
李道远 ;
陈成斌 ;
朱立煌 .
作物学报, 2000, (05) :536-542
[10]   云南野生稻对稻瘟病的抗性评价 [J].
梁斌 ;
肖放华 ;
黄费元 ;
彭绍裘 ;
陈勇 ;
戴陆国 ;
刘二明 .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03) :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