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民初中国乡村社会控制结构的失衡

被引:10
作者
李巨澜
机构
[1]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
关键词
乡村社会控制结构; 绅权; 危机;
D O I
10.16366/j.cnki.1000-2359.2005.06.028
中图分类号
K258 [中华民国早期(1912~1919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控制结构是“皇权与绅权”的二元式权力控制结构,与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官僚政治相表里,十分稳定,使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是中国封建社会超常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随着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入侵,各种异质性因素增多,促使这一社会控制结构逐渐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绅权的显著扩张,地方军事化、匪化等各种大规模社会失范现象出现。上述现象产生的社会后果就是原有的乡村社会控制结构趋于解体,“国家—社会”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绅权劣化。这是中国社会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之一,致使广大乡村社会逐渐陷于深刻的危机之中。导致控制结构失衡的原因在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诸方面,包括因政治危机和王朝鼎革而引发的国家合法性危机、转型期国家政权所面临的财政压力、士绅离乡与乡村社会权威痞化等。整个中国社会所遭遇的是全面危机,中国社会的重构已无法按照原有的模式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20世纪开初30年的中国农村社会结构与意识变迁———兼论近代激进主义发生发展的社会基础 [J].
张鸣 .
浙江社会科学, 1999, (04) :125-133
[2]  
清代地方政府.[M].范忠信;晏锋译;瞿同祖著;.法律出版社.2003,
[3]  
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M].章开沅等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4]  
胡林翼集.[M].胡林翼著;.岳麓书社.1999,
[5]  
中国现代化史.[M].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5,
[6]  
中国现代化问题.[M].汪熙;(美)魏斐德(Wakeman;Frederic)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7]  
梁漱溟全集.[M].梁漱溟著;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8]  
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M].(美)孔飞力(Kuhn;P.A.)著;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