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海南岛蕨类植物区系
被引:12
作者
:
王伯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生物学系
王伯荪
机构
:
[1]
中山大学生物学系
来源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82年
/ 01期
关键词
:
区系成分;
古陆;
热带亚热带;
中南半岛;
植物区系;
植物群;
生物区系;
海南岛;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海南岛属华夏古陆华南地台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地史上,直到第四纪始与广东大陆分离,面积约为32,200平方公里,位于20°10'—18°9'N,111°4'—108°35'E 之间,地处热带,年均温达24°—28℃,年雨量达1800—2000mm,植被茂密,植物区系古老而复杂.蕨类植物区系亦极丰富,据《海南植物志》记载有43科114属354种及8变种.现经进一步研究,巳达373种及9变种,约占海南维管植物的11%强,全国蕨类植物的14%;种密度为1.15/百平方公里,远大于0.027/百平方公里的全国蕨类植物种密度.本文分析研究了海南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及其与邻近地区的关系,并探讨了海南蕨类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莎草蕨科Schizaeaceae孢子形态研究
王伯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生物学系
王伯荪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
(03)
: 87
-
91
[2]
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发展
张宏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生物学系
张宏达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
(01)
: 89
-
98
[3]
中国蕨类植物孢子形态.[M].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古植物研究室孢粉组著;.科学出版社.1976,
[4]
高等植物.[M].(苏)塔赫达德日扬(А.Л.)著;匡可任等译;.科学出版社.1963,
[5]
历史植物地理学引论.[M].(苏)吴鲁夫;Е.В著;仲崇信;张梦庄译;.科学出版社.1960,
[6]
普通植物地理学原理.[M].(波)沙菲尔(W.Szafer)著;傅子祯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
←
1
→
共 6 条
[1]
中国莎草蕨科Schizaeaceae孢子形态研究
王伯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生物学系
王伯荪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
(03)
: 87
-
91
[2]
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发展
张宏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生物学系
张宏达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
(01)
: 89
-
98
[3]
中国蕨类植物孢子形态.[M].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古植物研究室孢粉组著;.科学出版社.1976,
[4]
高等植物.[M].(苏)塔赫达德日扬(А.Л.)著;匡可任等译;.科学出版社.1963,
[5]
历史植物地理学引论.[M].(苏)吴鲁夫;Е.В著;仲崇信;张梦庄译;.科学出版社.1960,
[6]
普通植物地理学原理.[M].(波)沙菲尔(W.Szafer)著;傅子祯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