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致血小板活化及其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16
作者
顾苏兵
张文亚
陈桂花
赖小彪
张剑梅
张继业
机构
[1] 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科
[2] 浙江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
关键词
神经病学; 剪切活化血小板;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小板活化; 斑块; 脑梗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致血小板活化机制及其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 1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及其周围血血小板表面CD6 2p、CD6 3的表达 ,并与 30例非脑梗死头晕患者对照。结果发现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单侧脑梗死者同侧颈动脉斑块明显增加 ,达 6 8.75 %,双侧脑梗死者双侧颈动脉斑块达 5 8.47%。斑块处狭窄 ,局部血流增快。颈动脉斑块患者血CD6 2p和CD6 3水平较正常动脉者明显增高 ,单侧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血CD6 2p和CD6 3的阳性率及荧光强度分别达 4.72 %± 4.5 2 %、5 .38%± 3.73%和 1.5 0± 0 .2 6、1.38± 0 .14,双侧斑块者达 7.72 %± 4.96 %、6 .78%±4.0 2 %和 1.5 9± 0 .37、1.41± 0 .18,后者较前者明显增高 (P <0 .0 5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率明显较对照组增高 ,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 (P <0 .0 5 )。结果提示 ,颈动脉粥样硬化构成“高剪切力 +低剪切力”的特殊剪切力梯度活化血小板 ,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急性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39 / 4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 [J].
任艳 ;
唐力 ;
聂迎雪 ;
宋平梅 ;
任卫东 ;
不详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2003, (01) :63-65
[2]   剪切力作用对血小板膜糖蛋白分子表达的影响 [J].
李绵洋 ;
丛玉隆 ;
邓新立 ;
胡金麟 ;
秦小玲 .
中华医学杂志, 2002, (04) :54-57
[3]   脑缺血患者急性期血小板CD62p、CD63测定 [J].
顾苏兵 ;
周永列 ;
于民 ;
张文亚 ;
陈桂花 ;
林明 .
浙江医学, 1999, (04) :20-21+23
[4]   粘附分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J].
杨向东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1998, (03) :267-270
[5]  
临床血液流变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赵春亭,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