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地区常规观测积雪资料对比及积雪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27
作者
雷俊
方之芳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青海地区; 积雪深度; 积雪日数对比; 变化趋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3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青海44个台站1962—2005年逐月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资料,对比了这两份常规积雪资料在表征青海地区积雪变化特征上的一致性,并对近十几年来的积雪变化新趋势做了分析。结果表明: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均能比较一致地反映整个青海地区积雪变化趋势:夏、秋季积雪从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为一致的减少趋势;冬、春季积雪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增加,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积雪呈显著减少趋势。后期的减少趋势远比前期的增加趋势明显。青海地区不同季节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趋势变化明显的区域基本一致,但中心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冬季在32.5°35°N,95°102°E范围内的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区,春季在青海东南部阿尼玛卿山区附近,均明显地表现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积雪的减少和前期积雪的增加。不同季节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的相关系数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冬季两份资料相关相对较小的区域位于青海中南部巴颜喀拉山西区至阿尼玛卿山西区一线;春季相关系数小于冬季,青海东北边缘以及东南边缘地区,相关系数未能通过95%信度检验;夏、秋季积雪较少,相关较小的区域集中在青海东南部地区。而上述区域大多为各个季节积雪较多的地区,应慎重使用该区域的常规积雪资料。综合分析两份积雪资料,确定青海地区冬季多雪年为1964,1975,1993,1995和1998年,少雪年为1963,1965,1969,1997和2003年;春季多雪年是1977,1982,1987,1989和1990年,少雪年是1969,1979,1985,1999和2001年。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青藏高原地表特征时空分布 [J].
徐兴奎 ;
陈红 ;
周广庆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3) :131-142
[2]   青藏高原异常雪盖和ENSO的多尺度变化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J].
彭京备 ;
陈烈庭 ;
张庆云 .
高原气象, 2005, (03) :366-377
[3]   甘肃省降水的空间内插方法比较 [J].
方书敏 ;
钱正堂 ;
李远平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5, (03) :47-50
[4]   NOAA卫星遥感与常规观测中国积雪的对比研究 [J].
郭艳君 ;
翟盘茂 ;
李威 .
冰川冻土, 2004, (06) :755-760
[5]   青藏高原地面站积雪的空间分布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J].
韦志刚 ;
黄荣辉 ;
陈文 ;
董文杰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2, (04) :496-508
[6]   中国陆地区域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 [J].
林忠辉 ;
莫兴国 ;
李宏轩 ;
李海滨 .
地理学报, 2002, (01) :47-56
[7]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的气候特征分析 [J].
董文杰 ;
韦志刚 ;
范丽军 .
高原气象, 2001, (04) :402-406
[8]   青藏高原热力状况与四川盆地汛期降水的联系 [J].
叶月珍 ;
方之芳 .
高原气象 , 1999, (02) :37-45
[9]   试论青藏高原雪盖异常与ENSO循环的可能联系 [J].
陈乾金 ;
高波 ;
孙安健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9, (02) :3-5
[10]   青藏高原积雪资料分析及其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J].
韦志刚 ;
罗四维 ;
董文杰 ;
李培基 .
应用气象学报, 1998, (S1) :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