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红土型”金矿成因类型新说

被引:7
作者
冯学仕
机构
[1] 贵州省地矿局!贵州贵阳
关键词
残坡积型金矿; 矿源层; 黔西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贵州的西南部地区已探明了几处大、中型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残坡积型金矿床 ,它具有分布广、规模大及品位较低和暴露地表易采选的特点。在邻近的云南、广西地区也有发现。在此之前 ,其成因类型被认为是红土型金矿。根椐最近的成矿区划、科研、勘查等资料证实 ,该类型金矿是微细浸染型岩金矿床作为矿源地质体经近地表风化堆积形成。矿床具有特殊的风化、堆积、保存条件。矿体形态受下伏茅口组古今岩溶喀斯特形态的制约 ,金的含量总体有从原矿石到残坡积氧化矿石变贫的趋势 ,由此提出风化残积成因类型的新认识。从该类矿床形成机理的观点出发 ,提出在风化形成的残坡积型金矿床附近寻找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红土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找矿评价标志 [J].
陈大经 ;
杨明寿 .
矿产与地质, 1996, (02) :2-9
[2]   一个大型红土型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形成机理分析 [J].
虞人育 .
地质与勘探, 1996, (01) :1-6+32
[3]   南盘江地区浅层地壳结构与金矿分布模式 [J].
王砚耕,王立亭,张明发,汪隆六 .
贵州地质, 1995, (02) :9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