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茅蔗后代主要生理生化性状的差异研究

被引:5
作者
陈勇生 [1 ]
邓海华 [1 ]
梁计南 [2 ]
李奇伟 [1 ]
谭中文 [2 ]
机构
[1]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2]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甘蔗; 斑茅; BC1品系; 生理生化性状; 聚类分析;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2006.06.005
中图分类号
S566.1 [甘蔗];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10个斑茅BC1品系及其亲本在相关生理生化性状方面的差异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正常供水条件下的叶片束缚水含量/自由水含量作为鉴定甘蔗抗旱性能的指标,BC1品系的比值均小于母本YC96-40。母本YC96-40叶片酸性转化酶活性较高,到BC1代则其活性大大降低,这可认为是斑茅BC1品系糖分和锤度等改良速度较快的内在生化原因之一。另外,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双亲在叶片束缚水含量/自由水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上的遗传距离均较大,而其后代在这2个性状上表现为前者大多数与母本YC96-40遗传距离较大,后者大多数与母本YC96-40遗传距离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598 / 60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海南甘蔗育种场斑茅研究利用 [J].
符成 ;
邓海华 ;
陈西文 .
甘蔗糖业, 2003, (06) :1-5+14
[2]   云南野生甘蔗种质血缘F3代亲本材料抗旱性研究初报 [J].
经艳芬 ;
桃联安 ;
杨李和 ;
张家瑞 .
甘蔗, 2002, (01) :19-23
[3]   甘蔗抗旱性鉴定技术研究 [J].
梁丽琼 ;
谭裕模 ;
张革民 .
广西农学报, 1998, (04) :15-21
[4]   甘蔗叶片生态特征及脯氨酸含量、膜透性与抗旱性关系研究 [J].
梁丽琼,谭裕模,曾洁清,甘海鹏,梁朝旭,庞天 .
甘蔗, 1995, (04) :14-19
[5]   测定小麦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方法 [J].
张殿忠 ;
汪沛洪 ;
赵会贤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0, (04) :62-65
[6]   干旱对玉米叶片细胞透性及膜脂的影响 [J].
李锦树 ;
王洪春 ;
王文英 ;
朱亚芳 .
植物生理学报, 1983, (03) :223-229
[7]  
陈建勋,王晓峰主编.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8]  
邹琦 主编.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9]  
刘祖祺,张石城主编.植物抗性生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10]  
张宪政主编.作物生理研究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