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倍体育种技术在油菜育种材料创新上的应用研究 Ⅰ.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胚状体的诱导发生

被引:10
作者
饶勇
徐涵
毛堂芬
李超
陈静
肖华贵
机构
[1]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
[2] Institut de la Recherche Interdisciplinaire de Toulouse
[3]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4]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 贵阳
[5] Franche
关键词
单倍体育种技术; 杂种一代; 游离小孢子; 胚状体;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2003.01.082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 ,对 9个甘蓝型杂交油菜 (品种 )组合的 F1 代进行离体小孢子培养。 2月底 ,当供体植株的第一朵花开时 ,取长度在 2 .5~ 3.5 mm的花蕾通过离心分离出小孢子 ,并在 NL N13液体培养基中浅层培养诱导胚状体产生 ,培养 30天左右 ,可见到多种类型的胚状体产生。其中 ,黔杂991、黔杂 2 71和黔杂 18分别诱导出了 30个、12个和 2个胚状体 ,其余组合未能产生胚状体。表明 :不同基因型材料 ,不同培养密度和不同生理状态 ,其小孢子胚状体产生的频率差异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及其植株再生研究初报 [J].
牛应泽 ;
刘玉贞 ;
汪良中 ;
袁有喜 ;
李首成 ;
范巧佳 ;
不详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1999, (02) :167-171
[2]   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中挽救小胚状体的研究 [J].
余凤群 ;
刘后利 ;
傅丽霞 ;
瞿波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6) :522-526
[3]   甘蓝型油菜及其种间和属间杂种小孢子胚状体的诱导 [J].
石淑稳 ;
刘后利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6) :544-550+631
[4]  
Isolated microspore culture of Chinese flowering cabbage ( Brassica campestris ssp. parachinensis )[J] . R. S. C. Wong,S. Y. Zee,E. B. Swanson.Plant Cell Reports . 199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