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中晚二叠世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的地层学意义

被引:17
作者
邵龙义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2] 英国卡地夫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碳同位素,晚二叠世,聚煤间断;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99.01.013
中图分类号
P534.46,P534.4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广西合山马滩等地的上二叠统剖面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在吴家坪阶和长兴阶界线处表现出明显的降低现象,吴家坪阶石灰岩样品δ13C值一般都高于3.2‰,而长兴阶的样品其δ13C值多低于3.2‰,因此,碳同位素组成的差异有可能作为吴家坪阶和长兴阶的同位素地层界线。这种同位素降低现象可能与澳洲、南非、印度等地大规模聚煤作用的中止有关。聚煤作用的中止以及以前埋藏的泥炭和煤层在遭受构造抬升和氧化后会向大气中释放出大量富含轻同位素12C的CO2,从而使得与大气平衡的海水及在其中沉淀出的碳酸盐岩的δ13C值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8+120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