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研究述评

被引:11
作者
陈巍
机构
[1] 绍兴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可能自我; 职业生涯规划; 叙事心理学; 深度访谈;
D O 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4.09.003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职业可能自我是近十年来国外职业心理学的热门研究主题,与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对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研究有助于该群体清晰地认识自身职业定位,激发其职业成就动机。职业可能自我可划分为职业希望自我、职业预期自我与职业恐惧自我三个维度,对其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Q分类法与访谈法。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与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年龄、性别等人口学变量有关。未来需要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系统考察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本土化问题,并借助深度访谈法弥补量化研究存在的缺陷。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5+20 +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成就目标定向和职业决策的关系.[D].黄彬.沈阳师范大学.2012, 03
[2]  
大学生职业希望自我问卷的编制.[D].马娟.西南大学.2011, 11
[3]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研究.[D].孔存慧.天津工程师范学院.2009, 07
[4]  
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初步研究.[D].牛媛媛.首都师范大学.2007, 02
[5]   高职生可能自我的特点及其形成——一项深度访谈研究报告 [J].
杨莉萍 ;
刘甜芳 ;
吴金铃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3, (03) :71-77
[6]   人际关系网络对事业生涯发展影响的质性研究——以三所重点本科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为例 [J].
傅安国 ;
郑剑虹 .
青年研究, 2012, (03) :63-74+95
[7]   回顾与前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十年(2001-2011) [J].
喻名峰 ;
陈成文 ;
李恒全 .
高等教育研究 , 2012, (02) :79-86
[8]   可能自我测量方法述评 [J].
董晓静 ;
刘雯雯 ;
宫火良 .
天中学刊, 2010, 25 (06) :130-133
[9]   藏、汉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分类及重要性权衡初探 [J].
毛瑞 ;
万明钢 .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0, 2 (01) :31-37
[10]   Gottfredson的职业抱负发展理论简介与研究评述 [J].
侯志瑾 ;
梁湘明 .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02)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