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种苗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报告

被引:3
作者
谢开恩
刘伟斌
许主民
机构
[1]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2] 蒲田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厦门
[3] 厦门
[4] 莆田
关键词
亲贝; 文蛤; 稚贝; 苗种; 流水刺激; 壳长; 幼体发育; 饵料生物; 种苗; 规模化生产; 规模生产;
D O I
10.14012/j.cnki.fjsc.1994.04.003
中图分类号
S966.2 [蚌、螺的养殖];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育苗全过程在育苗上池培养,采取阴干流水法催产,性腺成熟亲贝,经阴干10小时以上,流水刺激4小时以上,受精卵孵化率达33%。以角毛藻、金藻及微型绿藻种,施肥繁殖基础饵料,培育浮游幼体,平均水温在27.38℃,浮游期7天,浮游幼体培育成活率达11.46%。初期稚贝经30天培育可长成壳长1.5mm以上幼苗(沙粒苗),沙粒苗成活率达42%。再经3个多月培育可长成壳长0.5—1.5cm以上的大规格商品种苗即移殖养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文蛤双重底网箱育苗试验 [J].
陈冲 ;
陈远 ;
隋锡林 .
水产科学, 1993, (10) :4-7
[2]   文蛤半人工采苗试验初步报告 [J].
矫举昌 ;
刘洪耀 ;
王如才 .
海洋科学, 1985, (06) :41-44
[3]   温度和海水比重对文蛤幼虫生长发育和变态的影响 [J].
崔广法 ;
郑庆树 ;
于业绍 ;
徐顺英 ;
王惠冲 ;
俞庆林 .
海洋科学, 1981, (01) :37-38+63
[4]   文蛤人工育苗初步研究 [J].
王维德 ;
张媛溶 ;
王惠冲 ;
俞方彬 ;
于业绍 .
动物学杂志, 1980, (04)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