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厚度的位移收敛法

被引:16
作者
李树忱 [1 ]
张京伟 [2 ]
李术才 [1 ]
徐帮树 [1 ]
机构
[1]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地下系
[2]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海底隧道; 位移收敛法; 最小岩石覆盖厚度; FLAC3D;
D O I
10.16285/j.rsm.2007.07.030
中图分类号
TU48 [薄壳基础];
学科分类号
081401 ;
摘要
关于岩体稳定评判准则至今尚未达到成熟的阶段,从稳定的定义、量化的判断到分析的理论、准则和方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尚未形成明确的系统。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塑性区来判断围岩的稳定范围。但塑性区主要用来确定围岩的破坏范围,对于确定海底隧道的最小覆盖层厚度有些过于危险,因为一般海底隧道主要修建于硬岩中,其开挖引起的塑性区很小。因此,有必要建立确定海底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厚的方法。应用适合模拟岩土大变形的数值分析方法FLAC3D,运用围岩变形量或变形率判据,建立确定海底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厚度的位移收敛判据,并将该判据用于确定某海底隧道的最小岩石覆盖厚度,以说明该方法用于确定海底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厚度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443 / 14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岩体稳定性分析与评判准则研究 [J].
邵国建 ;
卓家寿 ;
章青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05) :691-696
[2]   基于解析积分求解影响系数的三维FSM边界元法 [J].
刘承论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08) :1243-1248
[3]   岩石边坡开挖及加固分析的弹粘塑性块体元方法 [J].
陈胜宏 ;
汪卫明 ;
邹丽春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07) :953-958
[4]   变形速率比值判据与猫山隧道工程验证 [J].
李世煇 ;
宋军 .
中国工程科学, 2002, (06) :85-91
[5]   地应力渗流共同作用下洞室围岩加锚稳定的可靠度计算 [J].
刘宁 ;
邵国建 ;
王媛 .
岩土工程学报, 2000, (06) :711-715
[6]   两平行的任意形状洞室围岩位移场解析法研究及其在位移反分析中的应用 [J].
张路青 ;
杨志法 ;
吕爱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05) :584-589
[7]   考虑空间影响的两种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 [J].
王书法 ;
朱维申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03) :369-372
[8]   节理岩体中洞室围岩大变形数值模拟及模型试验研究 [J].
陈卫忠 ;
朱维申 ;
王宝林 ;
任伟中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8, (03) :223-229
[9]   用修正FOSM方法分析隧洞稳定的可靠性 [J].
尚新生 ;
余启华 ;
赵震英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7, (01) :44-51
[10]   灰色优化理论模型在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中的应用 [J].
冯玉国 .
岩土工程学报, 1996, (03) :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