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剩余沉降量FLAC3D计算方法

被引:38
作者
王生俊
贾学民
韩文峰
崔素敏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下工程系
关键词
公路工程; 采空区; 剩余沉降; 计算方法; FLAC3D; 岩体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12.36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空区剩余沉降量计算是确定采空区危害程度的一种定量方法,其可靠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直接关系到采空区治理方案的选择与评价。根据采空区塌陷冒落带的力学特征,利用横波参数或瑞雷波参数与岩体静力学参数相类比,确定工程岩体参数评价指标。针对采空区冒落带当前特征,使用FLAC3D软件对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剩余沉降量进行计算,并与当前几种采空区剩余沉降计算方法相比较,阐述其优越性。采空区治理后的实测数据表明:该计算方法准确可靠,可为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剩余沉降定量计算提供一条新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铁山隧道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 [J].
李治国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08) :1168-1173
[2]   木架山采空区处理方案研究 [J].
李俊平 ;
彭作为 ;
周创兵 ;
孔建 ;
盛永清 ;
卢忠瑜 ;
陈克钧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2) :3884-3890
[3]   开采沉陷动态数值仿真研究 [J].
李新强 ;
高延法 ;
张庆松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01) :86-90
[4]   采空区上方建大型建筑物的地基沉降研究 [J].
郭广礼 ;
邓喀中 ;
常江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1996, (02) :56-59
[5]  
老采空区上方建筑地基变形机理及其控制[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郭广礼著, 2001
[6]   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J].
童立元 ;
刘松玉 ;
邱钰 ;
方磊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07) :1198-1202
[7]   FLAC在煤矿开采沉陷预测中的应用及对比分析 [J].
谢和平 ;
周宏伟 ;
王金安 ;
李隆忠 ;
M.A.Kwasniewski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9, (04) :29-33
[8]   高等级公路下伏采空区危害程度分析 [J].
余学义 .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2000, (04) :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