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和棕壤对铜的吸附研究

被引:38
作者
于颖
周启星
王新
任丽萍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沈阳,沈阳,沈阳,沈阳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铜; 黑土; 棕壤; 吸附作用; 热力学; 化学动力学;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3.0171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黑土与棕壤对Cu吸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 .结果表明 ,在实验所采用Cu2 + 浓度范围内 ,黑土和棕壤对Cu2 + 的吸附量均随着加入Cu2 +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黑土对Cu2 + 的吸附固定能力明显高于棕壤 .在吸附平衡液Cu2 + 浓度为 95mg·kg-1时 ,棕壤对Cu2 + 的吸附量接近 372 0mg·kg-1,黑土对Cu2 + 的吸附量高达 6 0 76mg·kg-1,最大CuCl2 浓度 (4 0 0mg·kg-1)时 ,黑土和棕壤对Cu2 + 的吸附量分别达到 6 15 9.0和 4 736 .6mg·kg-1.两种土壤对Cu2 + 的吸附等温线与Freundlich和Temkin方程均有较好的拟合性 ,可以用Freundlich方程对其吸附行为进行描述 .Langmuir方程不适宜描述两种土壤对Cu2 + 的等温吸附过程 .黑土和棕壤对Cu2 + 的吸附均较快 ,最初 2min内就可以达到平衡后吸附量的 90 %以上 ,在 15~2 0min左右吸附基本达到平衡 .描述黑土和棕壤动力学过程的最优模型为双常数速率方程 ,其次为一级动力学方程和Elovich方程 .
引用
收藏
页码:761 / 7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污染生态化学:现状与展望 [J].
周启星 ;
孙铁珩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5) :795-798
[2]   铈(Ⅲ)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解吸动力学研究 [J].
李德成 ;
黄圣彪 ;
王文华 ;
彭安 .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05) :548-553
[3]   菜园土壤铜吸附—解吸特性的研究 [J].
龙新宪 ;
倪吾钟 ;
杨肖娥 .
农村生态环境, 2000, (03) :39-41
[4]   铜在猪饲料中的合理应用 [J].
钟逸兰 .
广东饲料, 1999, (03) :15-16
[5]   粉煤灰中微量元素的分布机理及其环境意义 [J].
翟建平 ;
徐应成 ;
涂俊 ;
李文青 ;
裘丽雯 .
电力环境保护, 1997, (01) :38-42
[6]   粘土和土壤中的反应动力学 [J].
尉庆丰 .
土壤通报, 1992, (02) :92-96
[7]   重金属在根际中的化学行为——Ⅱ.土壤中吸附态铜解吸的根际效应 [J].
王建林 ;
刘芷宇 .
应用生态学报, 1990, (04) :338-343
[8]   土壤和氧化铁对氟化物的吸附和解吸 [J].
邵宗臣 ;
陈家坊 .
土壤学报, 1986, (03) :236-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