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慈善组织的外部监督

被引:16
作者
肖和保
机构
[1] 湖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慈善组织; 公信力; 监督机制; 信息公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慈善组织的公共性是外部监督的正当性基础。外部监督包括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利益相关者监督及独立机构的监督。政府监督主要通过主管机关和税务机关来实现,贯穿于慈善组织设立、运行等各个环节;社会监督的关键在于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则依托于法律赋予监督主体诉权;独立机构的监督则在于提高独立机构的独立性和公信力来实现有效的监督。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慈善性公益法人研究.[M].李芳; 著.法律出版社.2008,
[2]  
慈善捐赠与企业绩效.[M].钟宏武; 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  
非营利法人治理结构研究.[M].金锦萍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德国民法通论.[M].(德) 拉伦茨; 著.法律出版社.2003,
[5]  
公共管理学.[M].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  
美国慈善法指南.[M].(美)贝奇·布查特·阿德勒(BetsyBuchalterAdler)著;NPO信息咨询中心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  
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卢代富著;.法律出版社.2002,
[8]  
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黄茂荣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9]  
民法总论.[M].史尚宽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0]  
规制与发展.[M].苏力等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