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箬竹抗寒特性比较

被引:39
作者
田海涛
高培军
温国胜
机构
[1] 浙江林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
植物学; 箬竹; 叶绿素荧光; 低温胁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5 [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明7种箬竹Indocalamusspp.的抗寒特性,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测定了夜间低温胁迫后7种箬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各种箬竹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日变化规律呈近似“W”型;广东箬竹Indocalamus guangdongensisPSⅡ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和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等参数值均低于其他箬竹种;小叶箬竹I.pumilus具有最高的初始荧光(Fo)和最大荧光(Fm)值;髯毛箬竹I.barbatus的Fv/Fm,Fv/Fo值均高于其他几种箬竹,说明广东箬竹最容易遭受低温胁迫,抗寒性差,而小叶箬竹和髯毛箬竹抵抗低温能力较强。可见,利用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来鉴别箬竹种间抗寒性是可行的。图4表3参15
引用
收藏
页码:641 / 6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不同茄子砧木幼苗抗冷性的筛选
    高青海
    徐坤
    高辉远
    吴燕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5) : 1005 - 1010
  • [2] 夜间低温对2种光强下榕树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胡文海
    黄黎锋
    肖宜安
    吴杨
    [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5, (01) : 22 - 25
  • [3] 毛竹笋用林高效益经营技术及其传播效果分析
    金爱武
    傅秋华
    方伟
    邱永华
    翁益明
    陈鸣
    [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3, (03) : 30 - 34
  • [4] 长期施氮对旱地小麦灌浆期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张雷明
    上官周平
    毛明策
    于贵端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5) : 695 - 698
  • [5] 广州市大气污染对两种绿化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苏行
    胡迪琴
    林植芳
    林桂珠
    孔国辉
    彭长连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5) : 599 - 604
  • [6] 中国雷竹引种与适生区域
    黄必恒
    方伟
    许加意
    [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1, (01) : 12 - 16
  • [7] 冷敏感植物的低温光抑制及其生化保护机制
    刘鹏
    孟庆伟
    赵世杰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1, (01) : 76 - 82
  • [8] 雷竹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金爱武
    郑炳松
    陶金星
    方道友
    [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0, (03) : 39 - 43
  • [9] 叶绿素荧光技术在植物环境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陈贻竹,李晓萍,夏丽,郭俊彦
    [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5, (04) : 79 - 86
  • [10] Long-term chilling of young tomato plants under low light and subsequent recovery[J] . Wolfgang Brüggemann,Thomas A. W. Kooij,Philip R. Hasselt.Planta . 199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