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2001年中国经济增长格局的历史剖析

被引:15
作者
赵凌云
向新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关键词
增长动因; 总量波动; 二元经济结构; 历史启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9 [中国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3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回顾这一段时期经济增长的轨迹 ,分析其增长格局与机理 ,对于实现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增长 ,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本文分别从动因特征、动态特征和结构特征三个方面 ,剖析 1 979— 2 0 0 1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格局及其成因。文章认为 ,与改革前相比 ,改革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率已有了较大改善、形态有了重大转变 ,但仍没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进一步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保持经济稳定以及加快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的转化 ,是实现未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M].王小鲁;樊纲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  
体制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M].沈坤荣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   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J].
傅晓霞 ;
吴利学 .
南开经济研究, 2002, (04) :70-75
[4]   1957—1988年中国经济增长格局的历史剖析 [J].
赵凌云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2, (03) :11-23
[5]   我国资产的估算 [J].
贺菊煌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2, (08) :24-27
[6]   “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 [J].
张军扩 .
经济研究, 1991, (04) :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