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漏刻史话
被引:8
作者
:
华同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市教育局研究员
华同旭
机构
:
[1]
广州市教育局研究员
来源
:
中国计量
|
2003年
/ 08期
关键词
:
漏刻;
计时仪器;
水时计;
古天文仪器;
莲花漏;
箭壶;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
10.16569/j.cnki.cn11-3720/t.2003.08.033
中图分类号
:
TB9 [计量学];
学科分类号
:
0804 ;
080402 ;
摘要
:
<正> 漏刻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计时仪器之一。它起源甚早,历史悠久。据梁代《漏刻经》记载:“漏刻之作,盖肇于轩辕之日,宣乎夏商之代”。这说明。早在公元前三、四千年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中华大地就已经出现了漏刻。在中国历史上,漏刻作为计时仪器,被使用了几千年,直到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作为官方的计时仪器仍在使用。在我国各地的博物馆中,至今还保存有西汉至清代的各种漏刻十多件。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