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稻田尿素氮利用率若干方法与机理探讨

被引:17
作者
唐建阳
翁伯琦
何萍
林永辉
陈炳焕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州
[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红萍研究中心!福州
关键词
尿素; 抑制剂; 稻田养萍; 15N回收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3.1 [氮肥];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稻田使用脲酶抑制剂(BTPT)、硝化抑制剂(EP)及养萍对尿素氮肥效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田使用BTPT和EP均提高了氮素利用率及水稻产量,BTPT、EP和BTPT+EP处理的15N回收率分别为17.4%、17.8%和18.0%,与不用抑制剂的对照相比,分别提高3.1、3.5和3.7个百分点;水稻产量分别为5300、5150和5450kg/hm2,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1.8%、8.7%和15.0%。稻田养萍可以抑制氨的挥发,减少尿素氮的损失;养萍及养萍后翻压两种处理的15N回收率分别为28.8%和34.7%,比不养萍的对照分别提高了3.3和9.2个百分点;土壤15N残留率分别为29.3%和40.1%,比不养萍的对照分别提高了5.1和15.9个百分点。养萍对当季水稻产量增加效果不大,而养萍后翻压对当季水稻产量可提高近5%。
引用
收藏
页码:242 / 2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肥料氮在稻田中的去向 [J].
陈炳焕 ;
任祖凎 ;
翁伯琦 ;
王东海 ;
张伟光 ;
刘中柱 .
福建农业科技, 1986, (03) :18-20
[2]   土壤脲酶抑制剂应用效果的研究 [J].
关松荫 .
土壤通报, 1985, (05) :232-234
[3]  
土壤酶学[M]. 科学出版社 , 周礼恺 编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