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热带森林区通量观测的源面积探讨

被引:3
作者
沈艳
刘允芬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通量源面积; 森林; 涡动相关法; 莫宁-奥布霍夫长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71 [森林测量、林业测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 2 0 0 2~ 2 0 0 3年典型中亚热带森林地区 (千烟洲站 )通量观测资料 ,运行FSAM (Fluxsourceareamod el)解析模型初步确定该站的通量源面积。结果表明 :通量源面积随测量高度、测量时间和大气稳定度变化 ;风向的季节变化 ,使得通量源面积分布方向也变化 ;该测站有足够大的风距 ,测量结果能代表仪器所在地的现场特征 ,即森林下垫面特征。另外 ,相同时间的风向和通量数据绘图表明 :在Z/L满足模型运行要求时 ,通量数据几乎集中在一个方向上 (随风向变化 )。模型结果在水平均匀湍流下得到 ,满足模型基本要求。在该测站中 ,FSAM模型只能模拟昼夜层结稳定 ,湍流不活跃时的通量源面积。今后重点是进一步查明森林内、外湍流特点 ,改进模型 ,使之对该测站的适用性更广。
引用
收藏
页码:202 / 2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SOURCE AREAS FOR SCALARS AND SCALAR FLUXES [J].
SCHMID, HP .
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1994, 67 (03) :293-318
[2]  
Footprint prediction of scalar fluxes from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the diffusion equation[J] . P. H. Schuepp,M. Y. Leclerc,J. I. MacPherson,R. L. Desjardins.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 199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