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贷款中抵押与声誉机制的作用差异及贷款合约的设计

被引:6
作者
范香梅 [1 ]
张晓云 [2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抵押; 声誉机制; 农户贷款可得性;
D O I
10.13762/j.cnki.cjlc.2013.04.016
中图分类号
F832.43 [农业信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抵押和声誉机制在农户贷款中发挥着不同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抵押在总体上降低了农户贷款可得性,而声誉机制有助于增加农村地区的贷款。抵押贷款下,利率较低、期限较长、额度较大,且与生产性目的相匹配;声誉机制下,贷款利率较高、期限短、额度小,主要用于满足流动性和消费性资金需求。对客户信贷分层研究发现,抵押贷款适用于较富裕农户,而声誉机制贷款适用于中低收入者。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银企关系与信贷可获得性、贷款成本——基于2003年NSSBF调查的实证分析 [J].
陈键 .
财贸经济, 2008, (01) :86-93+127
[2]   农村金融市场四大问题及其演化逻辑 [J].
周立 .
财贸经济, 2007, (02) :56-63+128
[3]  
Debt contracts with ex-ante and ex-post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 example[J] . G. Carlier,L. Renou.Economic Theory . 20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