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土池人工培育菲律宾蛤仔浮游幼虫研究
被引:12
作者:
邱文仁
付素宝
周栋田
朱明
施并章
机构:
[1] 厦门大学海洋学系,厦门大学海洋学系,晋江县东石贝类养殖场,晋江县水产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
来源: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花蛤;
土池;
添水;
浮游幼虫;
水温;
浮游植物;
水生植物;
胃饱满度;
饵料;
人工培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报道1975—1982年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Adams etReeve)(简称蛤仔)的浮游幼虫培育的试验结果。 露天土池可大量培育蛤仔的浮游幼虫,它提供较稳定理化因素,在蛤仔产卵盛期,水温18—27℃,比重1.018—1.024,pH值6.7—8.7,溶解氧3.13—10.20毫升/升。幼虫的饵料主要靠施肥,以繁殖浮游植物,辅以接引角毛藻、湛江叉鞭藻。换水、添水和流动水可使幼虫的成活率从9.8%提高到30.1%;稚贝附着量从3689.8万个/亩增至14422.4万个/亩。
引用
收藏
页码:514 / 523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