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店头铀矿床矿化特征及其与东胜铀矿床对比

被引:62
作者
陈宏斌
徐高中
王金平
李卫红
赵希刚
机构
[1] 核工业研究所
关键词
铀石; 低温热液矿物组合; 绿色蚀变; 退色蚀变; 店头铀矿床; 东胜铀矿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9.14 [铀];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店头铀矿床是产于中侏罗统直罗组下岩性段顶部褪色蚀变带与灰色砂岩过渡部位的砂岩型铀矿,矿化严格受褪色蚀变带与灰色岩石界线的控制,矿体形态呈似层状,矿石中铀矿物主要为铀石,并出现一套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低温热液矿物组合,同时发现少量硒铅矿。铀成矿年龄为98~110Ma1,41.8±9.3Ma,51.0±5.8Ma。通过对店头铀矿床与东胜铀矿床主要特征研究,店头铀矿床的铀成矿地质背景和铀矿化特征与东胜铀矿床较为相似,两个矿床可以对比。但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店头铀矿床岩石成岩程度较高,东胜铀矿床则较低;店头铀矿床油气显示以中质油为主,而东胜铀矿床以天然气为主。店头铀矿床同东胜铀矿床主要形成于盆地由成盆坳陷向隆升剥蚀转变的过程中(K1末—N2),铀成矿作用由早期渗入层间氧化或层间—潜水氧化作用为主导,转变为晚期深部渗出的含油、气低温热液与地表渗入含氧含铀水相互作用改造、叠加富集铀成矿作用。第三纪晚期之后不再有新的铀矿物生成,主要存在逸散油、气的还原保矿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24 / 732+786 +786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