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8.28”长江上游特大暴雨的成因分析

被引:9
作者
汪丽
陈静
李淑君
不详
机构
[1] 四川省气象台
[2]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3] 四川省气象台 四川成都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4] 四川成都
关键词
冷平流; 低空急流; 风速脉动; 西南低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应用中国气象局T213客观分析资料, 对四川盆地2003年8月28日9月1日发生区域性特大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南支低空急流的建立为该次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输送与水汽辐合, 中低层冷平流与低空急流的风速脉动是该次暴雨过程的触发机制, 西南低涡是暴雨开始后才生成的, 但大气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产生的抽气机效应促使上升运动加强, 而上升运动区与正涡度区的耦合又使西南低涡得以发展和维持, 给四川盆地带来更强的降水。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青藏高原东侧一次β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数值模拟 [J].
陈静 ;
矫梅燕 ;
李川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3, (S1) :90-101
[2]   “2001.9.18”华西突发性强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J].
闵文彬 ;
陈忠明 ;
高文良 ;
何光碧 .
高原气象, 2003, (S1) :110-118
[3]  
一η模式对“2002.10.18”四川盆地暴雨的预报及模拟试验[J]. 何光碧.高原气象. 2003(S1)
[4]   低空急流在四川“9.18”大暴雨中的触发作用 [J].
陈静 ;
李川 ;
谌贵珣 .
气象, 2002, (08) :24-29
[5]   青藏高原切变线对四川盆地西部突发性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 [J].
郁淑华 ;
何光碧 ;
滕家谟 .
高原气象, 1997, (03) :83-88
[6]  
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试验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周秀骥主编, 2000
[7]  
中尺度天气原理和预报[M]. 气象出版社 , 陆汉城主编, 2000
[8]  
高等天气学[M]. 气象出版社 , 丁一汇 编著, 1991
[9]  
暴雨预报[M]. 气象出版社 , 章淹等编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