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运动与英国土地法的变革

被引:16
作者
咸鸿昌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级法律史专业
关键词
圈地; 庄园习惯法; 公簿持有制; 土地产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561.3 [中世纪史(450~1640年)]; K561.4 [近、现代史(1640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始终与英国法律特别是土地法的变迁紧密交织一起,呈现彼此影响的互动状态。最初的圈地是在封建土地保有制的基础上发生的,普通法不承认维兰的财产权,使领主圈地具有了合法性依据,为圈地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法律环境。15世纪时,随着庄园制经济的发展,土地法发生了变化,庄园农民的土地产权趋于明晰,新的土地法成为都铎政府限制圈地运动的法律依据。17世纪以后,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法律又成为推动圈地运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圈地运动的推动下,土地法自身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的小农土地产权制度迅速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大地产制。到19世纪末,社会利益备受关注,国家法律又转变为禁止私人圈地和保护公众休闲用地的手段。由此可见,圈地运动不仅是一场经济社会领域内的变革,也是法律领域内的一场变革。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论英国圈地运动与工业革命的劳动力来源 [J].
沈玉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01) :93-98
[2]   中世纪英国的社会变迁与圈地运动的发生 [J].
许序雅 .
浙江师大学报, 1995, (01) :22-25
[3]   圈地运动—工业革命劳动力的主要来源 [J].
王章辉 .
世界历史, 1984, (04) :78-82
[4]  
英国史[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蒋孟引主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