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种十字花科短命植物的扩散体特征与扩散对策

被引:21
作者
刘晓风
谭敦炎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扩散综合征; 生态适应; 十字花科; 短命植物; 准噶尔荒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准噶尔荒漠中24种十字花科短命植物的扩散体特征与扩散对策的观测结果表明:种间果实和种子的形态各异,角果开裂与否与其木质化程度有关。木质化程度较高的角果不开裂。其中长角果以果节为扩散单元自体扩散。而短角果有两种扩散单元,以果实为扩散单元的无辅助扩散结构或具翅或绵毛,分别进行自体或风媒扩散;以果序的一段为扩散单元的果实具坚硬呈勾状的喙,通过果序梗断裂或附在动物体表散布,兼具自体扩散和动物体外传播的二重性。木质化程度较低的角果开裂,以种子为单元扩散。其中微尘状种子无辅助扩散结构,在果皮开裂时产生的张力或风力的作用下散布;粘液种子以水媒为主,兼具风媒和动物传播的特点;粘液和翅并存的种子具有风媒和水媒扩散的二重性。果翅等辅助扩散结构有利于长距离散布,绵毛及种皮粘液使果实或种子与地表能更好地粘附,木质化结构及种皮粘液还具有保水和保护作用。从扩散的时空特征看,24种植物在扩散持续时间上有集中扩散和持续扩散两种方式,前者避免了种子干旱失水和被捕食,属逃逸对策;后者形成空气种子库逐批扩散,属保护对策。从空间上,异果芥(Diptychocarpus strictus)果序上、下部果实的开裂方式与时间、种子形态完全不同,导致其扩散时间与距离不同;离子芥(Chorisporatenella)等类群果实不同部位的果节非同步脱落以及爪花芥(Oreolo-ma sulfureum)果实上、下部木质化程度及开裂方式不同,导致其果节或种子的扩散时间不同。以上这些特征对于它们在荒漠环境中成功地扩散、定居,抵御干旱、逃避捕食,避免同胞种子间的竞争、保障物种延续并扩大种群等,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19 / 102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胡卢巴属4种短命植物个体大小依赖的繁殖输出与生活史对策 [J].
姚红 ;
谭敦炎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6) :88-94
[2]   胡杨种子散布的时空分布格局 [J].
张玉波 ;
李景文 ;
张昊 ;
邹大林 ;
武逢平 ;
程春龙 ;
李俊清 ;
李帅英 .
生态学报, 2005, (08) :1994-2000
[3]   高等植物的散布与进化 Ⅰ.散布体类型、数量、寿命及散布机制 [J].
马绍宾 ;
李德铢 .
云南植物研究, 2002, (05) :569-582
[4]   天然次生林中水曲柳种子的扩散格局 [J].
韩有志 ;
王政权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1) :51-57
[5]   白沙蒿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I.粘液瘦果的结构和功能 [J].
黄振英 ;
Gutterman Yitzchak ;
胡正海 ;
张新时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1) :22-28+128
[6]   动物与植物种子更新的关系Ⅰ.对象、方法与意义 [J].
李宏俊 ;
张知彬 .
生物多样性, 2000, (04) :405-412
[7]   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种子散布机制的分析 [J].
杨允菲 ;
祝玲 .
植物学报, 1995, (03) :222-230
[8]   新疆北部早春短命植物区系纲要 [J].
毛祖美,张佃民 .
干旱区研究, 1994, (03) :1-26
[9]  
中国被子植物科属综论[M]. 科学出版社 , 吴征镒等著, 2003
[10]  
WATER ABSORPTION BY MUCILAGINOUS ACHENES OF ARTEMISIA MONOSPERMA: FLOATING AND GERMINATION AS AFFECTED BY SALT CONCENTRATIONS[J] . Zhenying Huang,Yitzchak Gutterman.Israe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 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