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已经经历了"确定义务教育法律地位"、"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两个基本阶段,今后一些发达地区将率先进入后均衡化时代。顺利地跨越第二个阶段,在认识上主要要实现从"认同差距"到"缩小差距"的飞跃,而进入后均衡化时代必须在认识上实现从"追求均衡"到"鼓励差异"的飞跃。它包括:第一,人们在看到均衡发展的优势和价值时,也应预知它可能产生的问题。人们在弘扬"均衡"的价值时,必须尽最大可能减小由"均衡"带来的负面效应。第二,要辩证并有所区别的看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即在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方面寻求均衡,在教育过程、教育方式和教育结果方面鼓励差异。这也是"均衡"与"差异"的主要区别。第三,要有序地推进差异性发展,必须形成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