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刻意隐喻的认知力

被引:30
作者
张薇 [1 ,2 ]
汪少华 [3 ]
机构
[1] 南京审计大学外国语学院
[2]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流动站
[3]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政务新媒体; 架构; 刻意隐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5 [写作、修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架构理论和刻意隐喻理论,对《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中总计109 907字的文本、76张图片和8个视频的语料进行量化统计和定性分析,发现这些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通过图文等多模态形式,以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导,凸显战争、比赛、教育、团结、激励等架构,以"防控疫情是战争、比赛、大考"等刻意隐喻的方式,创设众志成城、团结抗疫的场景,嵌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特色的文化叙事。疫情报道中架构和刻意隐喻的使用有助于激发受众的积极情感,唤起集体主义价值观,构建民众统一的防疫认知体系,实现了引导公众舆论的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7+161 +16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后真相”时代话语研究的新路径:批评架构分析 [J].
汪少华 ;
张薇 .
外语教学, 2018, 39 (04) :29-34
[2]   蓄意隐喻理论的学术进路 [J].
孙毅 ;
陈朗 .
现代外语, 2017, 40 (05) :715-724+731
[3]   语言的建构性和话语的异质性 [J].
辛斌 .
现代外语, 2016, 39 (01) :1-10+145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官方媒体报道的隐喻架构分析——基于SARS和H7N9疫情报道语料 [J].
张薇 ;
毛浩然 ;
汪少华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02) :100-108+169
[5]   图像中的意义与媒体的意识形态:多模态语篇分析视角 [J].
田海龙 ;
张向静 .
外语学刊, 2013, (02) :1-6
[7]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 杨洁篪.人民日报. 2017 (006)
[8]  
“刻意隐喻理论”:隐喻研究的最新进展[N]. 张建丽.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7 (003)
[9]   War metaphors in public discourse [J].
Flusberg, Stephen J. ;
Matlock, Teenie ;
Thibodeau, Paul H. .
METAPHOR AND SYMBOL, 2018, 33 (01) :1-18
[10]  
A critical analysis of obesity prevention policies and strategies[J] . Ximena Ramos Salas,Mary Forhan,Timothy Caulfield,Arya M Sharma,Kim Raine.Canad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 2017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