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观点势场的舆情极化预测模型

被引:6
作者
吴诗贤 [1 ]
张必兰 [2 ]
机构
[1] 不详
[2] 重庆工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3] 不详
[4] 重庆工商大学图书馆
[5] 不详
关键词
互联网舆情场; 观点演化; 舆情极化; 仿真;
D O I
10.13266/j.issn.0252-3116.2015.19.014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意义]从定量化角度研究舆情群体极化现象,建立网络舆情群体极化度的量化计算和极化趋势预测方法。[方法/过程]从物理学中场的思想出发,引入观点势场描述舆情场内各网民节点间观点的相互作用,构建个体观点势和舆情场观点势场强度的计算模型和观点演化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实际网络舆情传播的天然社区特性、节点观点影响力特性、观点的惯性特性和网民节点虚实的时变特性,认为个体网民观点的演化主要受所处舆情场的观点势强度、自身观点惯性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重点分析模型中舆情子场是否封闭、节点虚实转换触发阀值、观点势影响因子等影响因素对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影响。[结果/结论]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实际网络舆情观点传播与舆情极化形成过程较为相符。所提出的模型中网民观点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舆情场这个中介完成,相较于基于网民个体之间观点直接相互作用的舆情演化模型,其复杂性和实现难度大大降低,利于基于模型构建实际网络舆情极化预测与监控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2+121 +1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群体极化视域下网络舆情的演化机制研究——以微博网民讨论“浙江温岭杀医案”为例 [J].
辛文娟 ;
赖涵 .
情报杂志 , 2015, (02) :47-52
[2]   面向论坛网络的观点传播与舆情形成模型 [J].
徐会杰 ;
蔡皖东 ;
陈桂茸 ;
王剑平 .
计算机科学, 2013, 40 (05) :150-152+176
[3]   网络舆情群体极化动力模型与仿真分析 [J].
王根生 .
情报杂志, 2012, 31 (03) :20-24
[4]   基于BA网络的互联网舆情观点演化模型研究 [J].
李青 ;
朱恒民 .
情报杂志, 2012, 31 (03) :6-9+35
[5]   简述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J].
刘超 .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1, (06) :226-227
[6]   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与作用 [J].
曾润喜 ;
徐晓林 .
情报杂志, 2010, (12) :1-4
[7]   网络舆论传播中群体极化的成因与对策 [J].
相喜伟 ;
王秋菊 .
新闻界, 2009, (05) :94-95
[8]   论信息的情报运动及其规律 [J].
吴国恩 .
图书情报工作, 1990, (03) :1-6+38
[9]  
迁移元胞自动机网络舆情演化模型(M2CA)[J]. 王根生,勒中坚,陆旭,黄玉波,丁菊玲,杨波. 情报学报. 2011 (06)
[10]  
论网络群体极化的影响与理性应对[D]. 杜梅.山东师范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