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及高粱花药中三磷酸腺苷(ATP)含量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

被引:27
作者
王秀珍
滕晓月
阎隆飞
周人纲
机构
[1] 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物化学教研室,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物化学教研室,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物化学教研室,河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花药; 保持系; 玉米; 玉米不育系; 高粱; 细胞质雄性不育; 雄性不育性; AT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采用发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玉米和高粱的保持系和不育系花药中 ATP的含量,并与花药活力进行了比较,结果为:(1)玉米和高粱保持系花药中ATP 的含量均高于不育系,尤以高粱最为明显,高7倍。(2)凡 ATP 含量高的花粉均具有活力,ATP 含量高的活力高,而 ATP 含量低的活力亦低。(3)ATP 含量高的可育花粉萌发快,花粉管迅速伸长,ATP 含量低的不育系花粉在同样的条件下不萌发。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Acid phosphatase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development of male sterile and fertile maize (Zea mays L.).[J].J. Nath;C. V. Watson.Biochemical Genetics.1980, 3
[2]  
Possible mitochondrial involvement in mechanism of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in maize (Zea mays L.).[J].C. V. Watson;J. Nath;Dave Nanda.Biochemical Genetics.1977, 11
[3]   用虫萤光素酶测定油料种子的ATP含量 [J].
徐本美 ;
顾增辉 .
中国油料, 1983, (01) :75-78
[4]   玉米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的同工酶分析 [J].
杨太兴 ;
李继耕 ;
曾孟潜 .
作物学报, 1982, (04) :269-276
[5]   测定种子活力方法的探讨(I)——TTC定量法 [J].
徐本美 ;
顾增辉 ;
郑光华 .
种子, 1982, (02) :12-14
[6]   水稻二九南一号雄性不育系及相应保持系花药中某些呼吸酶和游离组蛋白的比较研究 [J].
代尧仁 ;
孙振荣 ;
徐月荣 ;
赵妙珍 ;
宗建海 ;
凌征柱 .
遗传学报, 1978, (03) :227-234
[7]   玉米雄花不孕性及其恢复性的遗传研究 [J].
李竞雄 ;
戴景瑞 ;
许启凤 ;
程经有 .
作物学报, 1963, (04) :339-36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