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区与阳朔空间竞合关系演变:基于旅游形象叠加-遮蔽视角

被引:11
作者
刘逸
陈凯琪
黄凯旋
机构
[1]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空间竞合; 旅游形象; 差异化; 区位一体化; 桂林市区; 阳朔;
D O I
10.15962/j.cnki.tourismforum.201602014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借助杨振之和陈瑾提出的旅游形象叠加-遮蔽分析框架,在对其修正的基础上,实证了桂林市区和阳朔两个近邻旅游地之间空间的竞合关系的演变。认为旅游形象叠加-遮蔽框架需要将交通一体化和差异化形象定位确立为核心变量,这样可以较好地解释近邻旅游地之间旅游形象的互动演变机制。研究发现桂林市区-阳朔两地从早期的形象遮蔽逐步走向了形象叠加,而未来因定位的差异性降低,可能出现形象遮蔽效应。因此建议两地未来要进一步注意差异化形象定位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13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桂林-漓江-阳朔旅游地系统空间演化模式及机制研究 [J].
陆林 ;
鲍捷 ;
凌善金 ;
曾琪洁 ;
虞虎 .
地理科学, 2012, 32 (09) :1066-1074
[2]   产业转型背景下的桂林高端旅游市场开发策略分析 [J].
胡雨凯 .
旅游论坛, 2011, 4 (05) :74-77+83
[3]   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及其实践意义 [J].
保继刚 ;
龙江智 .
地理研究, 2005, (02) :274-282
[4]   “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J].
杨振之 ;
陈谨 .
旅游学刊, 2003, (03) :62-67
[5]   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研究──以皖南三大名山为例 [J].
保继刚,彭华 .
人文地理, 1994, (02) :4-9
[6]   旅游者的行为研究及其实践意义 [J].
陈健昌 ;
保继刚 .
地理研究, 1988, (03) :44-51
[7]  
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D]. 陈丽华.武汉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