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牙鲆连续三代抗鳗弧菌病家系的筛选与分析
被引:10
作者:
王磊
[1
,2
]
陈松林
[2
]
张英平
[2
,3
]
范彩霞
[2
,3
]
刘洋
[2
,3
]
田永胜
[2
]
邓寒
[2
]
刘寿堂
[4
]
孙德强
[4
]
谢明树
[2
]
李文龙
[2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3]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4] 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公司
来源:
关键词:
牙鲆;
家系;
F2;
F3;
雌核发育;
鳗弧菌;
抗病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3 [各种鱼的病害、敌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为了培育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病的品系或品种,2009和2012年利用中国牙鲆抗病群体、从日本和韩国引进的牙鲆群体以及2007年和2009年从大量牙鲆家系中选留的优良家系为亲本,通过巢式杂交、三元杂交及雌核发育等方法,分别于2009年和2012年建成牙鲆家系43个和65个,选取2009年的33个家系和2012年的43个家系进行鳗弧菌感染实验,共筛选出13个抗病家系,其中3个家系的存活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另外10个家系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13个家系包含F3家系、雌核发育一代和二代家系各1个,F2家系3个,在以上6个家系中,除了1个F2家系,其他家系的亲本均来自于抗病家系且鳗弧菌感染存活率的变异系数都低于10%。对连续三代抗病家系进行分析,发现在上述13个抗病家系和2007年筛选出的3个抗病家系共16个抗病家系中有13个家系来自于中国牙鲆抗病群体相关,结果表明,部分F1、F2、F3和雌核发育家系较好地遗传了其亲本的抗病性能,抗病性能稳定,为培育抗鳗弧菌病的牙鲆品系或品种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990 / 996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