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下游河道生态需水研究

被引:24
作者
王高旭 [1 ]
陈敏建 [2 ]
丰华丽 [1 ]
王立群 [1 ]
黄昌硕 [1 ]
机构
[1]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时间特征; 生态流量; 全过程生态需水; 黄河中下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黄河流域生态需水的特点,将研究重点放在中下游河道,选择黄河中下游及部分支流的主要控制断面研究黄河流域河道内生态需水。以河流水体存在(不断流或干涸)、水生生物完整性以及河流系统的水沙平衡为保护目标,分别计算河道最小生态流量、适宜生态流量和洪水期生态流量,将不同生态流量耦合时间特征计算了全过程生态需水。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中下游河道适宜生态流量、洪水期生态流量和最小生态流量的相对值分别为18%29%、156%187%、9%15%,对应于汛前期(4-6月)、汛期(7-8月)和汛后枯水期(9-3月)的河道生态需水,据此算得黄河中下游流域年生态需水总量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35%43%。从河流生态需水时间特征出发提出的全过程生态需水计算成果,将为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合理调度和管理,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黄河干流沿程水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刘成 ;
王兆印 ;
隋觉义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8, (03) :1-7
[2]   黄河干流不同断面生态径流量计算 [J].
马广慧 ;
夏自强 ;
郭利丹 ;
李捷 ;
郭志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5) :496-500
[3]   适宜生态流量计算方法研究 [J].
陈敏建 ;
丰华丽 ;
王立群 ;
陈清勇 .
水科学进展, 2007, (05) :745-750
[4]   中国分区域生态需水研究 [J].
陈敏建 ;
王浩 .
中国水利, 2007, (09) :31-37
[5]   我国生态需水研究体系及关键研究命题初探 [J].
严登华 ;
王浩 ;
王芳 ;
唐蕴 .
水利学报, 2007, (03) :267-273
[6]   黄河生态系统特征及生态保护目标识别 [J].
黄锦辉 ;
史晓新 ;
张蔷 ;
李翠玉 ;
徐晓琳 .
中国水土保持, 2006, (12) :14-17+56
[7]   辽河河道最小生态流量研究 [J].
苏飞 ;
陈敏建 ;
董增川 ;
徐志侠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136-139
[8]   河流生态系统合理生态用水比例的确定 [J].
占车生 ;
夏军 ;
丰华丽 ;
朱一中 ;
刘苏峡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21-124
[9]   生态用水的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 [J].
杨爱民 ;
唐克旺 ;
王浩 ;
刘小勇 .
水利学报, 2004, (12) :39-45
[10]   生态及环境需水量研究进展与前瞻 [J].
王西琴 ;
刘昌明 ;
杨志峰 .
水科学进展, 2002, (04) :507-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