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影响华法林抗凝疗效的人口学因素分析

被引:15
作者
徐丹 [1 ,2 ]
刘媛 [3 ]
钟诗龙 [1 ]
杨敏 [1 ]
林曙光 [3 ]
余细勇 [1 ]
劳海燕 [1 ]
机构
[1]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研究中心
[2] 南方医科大学
[3]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关键词
心脏瓣膜,人工; 华法林; 人口学因素; 抗凝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4.2 [心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的人口学因素,以指导术后的抗凝治疗。方法:收集85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资料,分别将华法林维持剂量与性别、年龄、体表面积、吸烟、饮酒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这些人口学因素对华法林维持剂量的影响。结果:(1)女性患者华法林的维持剂量和PT-INR(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都要比男性患者小。(2)华法林维持剂量与年龄呈负相关(r=-0.250,P<0.001),与体表面积呈正相关(r=0.337,P<0.001)。(3)年龄和体表面积可以解释华法林维持剂量个体差异的17.9%。结论:本研究证实一些人口学因素例如年龄和体表面积可以解释华法林维持剂量的部分个体差异,接下来还需进一步地探讨其他因素,例如遗传因素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50 / 7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药物代谢性别差异及与核受体的关系 [J].
张松波 ;
周宏灏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7, (03) :292-294
[2]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剂使用PT监测时INR值最适范围的探讨 [J].
宋郊 ;
李永清 ;
伏文雪 .
四川医学, 2007, (03) :270-271
[3]   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研究 [J].
王志伟 ;
姬商义 ;
杨晓涵 ;
谭敏 ;
计乐群 ;
徐明星 .
中国基层医药, 2006, (04) :594-595
[4]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抗凝剂量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意义 [J].
刘美明 ;
吴树明 ;
张希全 .
实用医学杂志, 2005, (03) :273-274
[5]   关于中国人体表面积公式的研究 [J].
胡咏梅 ;
武晓洛 ;
胡志红 ;
任爱红 ;
卫秀乾 ;
王新朝 ;
王雨若 .
生理学报, 1999, (01) :45-48
[6]  
Contribution of age, body weight, and CYP2C9 and VKORC1 genotype to the anticoagulant response to warfarin: proposal for a new dosing regimen in Chinese patients[J] . Liyan Miao,Jian Yang,Chenrong Huang,Zhenya Shen.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 200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