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谷盆地高凝油藏扇三角洲沉积演化模式

被引:5
作者
杨小丽
房磊
徐伟
杨希濮
姜彬
机构
[1] 中海油研究总院
关键词
储层地质; 扇三角洲; 沉积学; 牵引流; 高凝油藏; Albert裂谷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乌干达Albert裂谷盆地目前研究程度较低,为了明确盆地南部陡坡带高凝油藏K油田沉积类型与演化模式,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古生物等资料,结合盆地构造演化特征,采用古生物学、沉积学、岩石学并结合构造地质学等技术方法,系统分析了该油田储层的沉积环境、物源特征、沉积微相及沉积演化模式。研究表明,该油田发育近物源为主的陆相沼泽—滨浅湖环境下中—粗砂岩扇三角洲沉积,牵引流为主控因素,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要含油储层,沉积模式具有高水位期和低水位期沉积演化特点。裂谷盆地陡坡带发育牵引流主控的扇三角洲沉积,突破了传统认识,为深化Albert盆地沉积认识、细化储层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为高凝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及油田投产开发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1+151 +151-1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北地区百口泉组扇三角洲沉积模式 [J].
邹妞妞 ;
史基安 ;
张大权 ;
马崇尧 ;
张顺存 ;
鲁新川 .
沉积学报, 2015, 33 (03) :607-615
[2]   海拉尔盆地贝中油田南一段沉积微相特征 [J].
樊晓东 ;
李忠权 ;
刘剑营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5, 34 (02) :34-40
[3]   鄂尔多斯盆地长9段沉积物源分析 [J].
刘璇 ;
丁晓琪 ;
万友利 ;
刘梅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4, 38 (01) :10-16+1
[4]   冀中坳陷深县凹陷深南背斜构造带精细油藏再评价与实践 [J].
王素卿 ;
赵璇 ;
张传宝 ;
严敏 ;
窦连斌 ;
韩建彦 ;
焦素丽 .
中国石油勘探, 2013, 18 (06) :40-45
[5]   裂谷盆地陡断带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成因模式——以东非裂谷Albertine地堑为例 [J].
于水 ;
韩文明 ;
赵伟 ;
胡滨 .
中国海上油气, 2013, 25 (06) :31-35+125
[6]   Albertine地堑构造沉积响应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J].
刘桂和 ;
彭文绪 ;
刘喜玲 .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 10 (14) :27-29+5
[7]   东非裂谷系盆地群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 [J].
温志新 ;
童晓光 ;
张光亚 ;
王兆明 .
中国石油勘探, 2012, 17 (04) :60-65+8
[8]   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沉积相模式 [J].
纪友亮 ;
李清山 ;
王勇 ;
胡斌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2, 34 (01) :9-19
[9]   大型敞流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与湖盆中心砂体的形成与分布 [J].
邹才能 ;
赵文智 ;
张兴阳 ;
罗平 ;
王岚 ;
刘柳红 ;
薛叔浩 ;
袁选俊 ;
朱如凯 ;
陶士振 .
地质学报, 2008, (06) :813-825
[10]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油气成藏研究 [J].
钟俊义 ;
郑浚茂 ;
王振付 ;
陶宗普 ;
李倩 .
特种油气藏, 2006, (01) :26-2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