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盆地晚古生代白云岩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6
作者
田景春
陈洪德
侯明才
覃建雄
周雁
夏青松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四川成都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四川成都,四川成都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
关键词
右江盆地; 晚古生代; 白云岩; 特征; 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45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右江盆地在晚古生代沉积演化过程中,在各个时代、各层位均有白云岩形成,但不同层位白云岩发育的规模有明显差异。宏观上在剖面上产出的形态有层状、斑块状、透镜状、角砾状、裂缝状等;微观上白云石的形态可以分为:自形半自形密集状、自形星散状、半自形他形不规则状、自形半自形缝合线状、他形生物腔充填状、自形他形生物组织状和他形的脉状等。在上述基础上讨论了白云岩的岩石学特征,主要包括有结构残余的白云岩、无结构残余的白云岩、强烈交代的白云岩和含(泥)硅质白云岩四大类,其中无结构残余的白云岩又包括粉晶白云岩、中细晶白云岩和粗晶白云岩三类。论述了白云岩产出的环境从台地→台地边缘→斜坡→盆地均有产出。正是由于沉积环境的关系,也导致白云岩产出的宏观产状特征从厚层块状大套(台地)→中厚层(台缘)→角砾状(斜坡)→薄层或夹层(台盆),进而建立了白云岩的成因模式。通过对研究区内白云岩的上述特征研究可以看出,区内白云岩为成岩交代的产物,但不同宏观特征的白云岩其成因机制和过程是不同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深水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白云岩,另一种为浅水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白云岩。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白云岩成因在层序地层研究中的应用──以龙门山泥盆系为例 [J].
郑荣才,刘文均,李祥辉,陈源仁,王洪峰 .
矿物岩石, 1996, (01) :28-37
[2]  
层状白云岩储层特征与成因.[M].方少仙等著;.地质出版社.1999,
[3]  
中国南方早中三叠世岩相古地理.[M].冯增昭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