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誉”应从国有银行淡出

被引:20
作者
周好文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陕西西安
关键词
国家信誉担保; 国有银行; 资本金; 存款保险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 [金融组织、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银行经营是否良好、运行是否稳健主要取决于公众对银行的信心 ,即银行的信誉。提高和保持银行信誉的手段包括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保持银行稳定的收入流 ,政府对银行的支持和担保程度等。我国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未达到国际标准 ,信贷资产质量低 ,盈利逐年减少 ,国家的信誉担保成了国有银行稳健经营的关键性要素。在加入世贸组织后 ,金融业的开放将使国家信誉担保的作用不断减弱 ,国家信誉担保的退出面临着系列的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8+94 +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疏通传导渠道 改善金融结构──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J].
张曙光 .
管理世界, 2001, (02) :8-20+202
[2]   社会主义的政府与企业:从“退出”角度的分析 [J].
张军 .
经济研究, 1994, (09) :72-80
[3]  
中国融资制度改革[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赵德志等著, 1999
[4]  
短缺经济学[M]. 经济科学出版社[匈]科尔纳(Kornal,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