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能源消费的因素分解分析

被引:9
作者
张兴平
汪辰晨
张帆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能源消费; 因素分解; 生产效应; 结构效应; 强度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6 [能源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利用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LMDI)对北京市17个行业2005~2009年间的能源消费变动进行因素分解分析。将能源消费增长的总效应分解为3个部分:生产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生产效应是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结构效应反映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强度效应是指能源效率提高对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效应是导致北京市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则延缓了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但生产效应明显大于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之和,因此能源消费在此期间表现为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强度效应高于结构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云南工业能源消费的效应分解分析 [J].
向其凤 ;
马晓兰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9, 25 (03) :111-117
[2]   基于LMDI分解的江苏省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J].
魏子清 ;
周德群 .
价格月刊, 2009, (02) :51-54
[3]   中国能源消耗变动影响因素的结构分解 [J].
尚红云 ;
蒋萍 .
资源科学, 2009, 31 (02) :214-223
[4]   中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影响分析 [J].
张丽峰 .
经济问题探索, 2008, (05) :1-6
[5]   北京市能源强度变化的分解分析 [J].
陈海燕 ;
蔡嗣经 .
工业技术经济, 2008, (01) :100-104
[6]   基于LMDI的我国能耗增长总量分解 [J].
欧育辉 ;
刘轶芳 ;
满讲义 .
经济管理, 2007, (07) :91-95
[7]   我国生产用能源消费变动的分解分析 [J].
高振宇 ;
王益 .
统计研究, 2007, (03) :52-57
[8]   北京工业终端能源消费变化的分解研究 [J].
陈海燕 ;
蔡嗣经 .
中国能源, 2006, (12) :28-30+40
[9]   中国能源消费的分解分析 [J].
孙鹏 ;
顾晓薇 ;
刘敬智 ;
王青 .
资源科学, 2005, (05) :15-19
[10]  
Determinants of energy demand in the French service sector: A decomposition analysis[J] . Nicolas Mairet,Fabrice Decellas.Energy Policy . 2009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