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高出口密集度企业的生产率更低?——基于固定成本异质性视角的解释

被引:17
作者
刘晴
张燕
张先锋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与工业信息研究院
关键词
出口密集度; 生产率; 固定成本异质性;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4.10.005
中图分类号
F752.62 [出口贸易];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为何高出口密集度企业的生产率反而更低?通过将出口密集度和固定成本的取舍关系融入经典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本文阐述了出口密集度与企业生产率的关联机制。模型结论表明:低效率企业会通过"低固定成本—高出口密集度"方式参与对外贸易,高效率企业则通过"高固定成本—低出口密集度"方式同时在国内和国外市场进行规模化销售。当外需减小时,大规模高出口密集度企业可能首先退出市场。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本文为理论模型提供了稳健的经验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6+187 +18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对加工贸易福利效应和转型升级的反思——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视角 [J].
刘晴 ;
徐蕾 .
经济研究, 2013, 48 (09) :137-148
[2]   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之谜:基于出口密度差别上的检验 [J].
范剑勇 ;
冯猛 .
管理世界, 2013, (08) :16-29
[3]   贸易成本、异质性企业与扩大内需:理论框架与中国经验 [J].
刘晴 ;
张燕 .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02) :3-13
[4]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使用现状和潜在问题 [J].
聂辉华 ;
江艇 ;
杨汝岱 .
世界经济, 2012, 35 (05) :142-158
[5]   企业异质性与区域间贸易:中国企业市场进入的微观证据 [J].
黄玖立 ;
冼国明 .
世界经济, 2012, 35 (04) :3-22
[6]   出口企业更优秀吗——基于生产率视角的考察 [J].
刘振兴 ;
金祥荣 .
国际贸易问题, 2011, (05) :110-120
[7]   中国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检验 [J].
李春顶 .
世界经济, 2010, 33 (07) :64-81
[8]   制度扭曲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出口扩张 [J].
张杰 ;
刘志彪 ;
张少军 .
世界经济, 2008, (10) :3-11
[9]   国内市场分割与中国的出口贸易扩张 [J].
朱希伟 ;
金祥荣 ;
罗德明 .
经济研究, 2005, (12) :68-76
[10]  
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研究[M]. 人民出版社 , 沈玉良,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