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量影响因素测算的研究方法比较

被引:8
作者
杨来科 [1 ]
赵捧莲 [1 ]
张云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2]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金融学院
关键词
中国碳排放量; 影响因素; 测算; 研究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X196 [环境经济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文章对当前中国碳排放量影响因素测算中的研究方法加以梳理,并将这些方法分为单一类型研究方法和组合研究方法两大类。分析了情景分析法、指数分解分析法和传统计量法三种单一类型研究方法和情景分析下的投入产出、CGE、系统动力学三种组合研究方法的特点、优势和缺陷,得出单一类型研究方法容易忽略重要的影响因子,组合研究方法的理论模型更具合理性,但参数的设定与实证过程存在难度。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我国东中西部二氧化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研究 [J].
李卫兵 ;
陈思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5 (03) :111-116
[2]   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初探(Ⅰ)——中国分阶段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提出及其依据附视频 [J].
陈俊武 ;
陈香生 .
中外能源, 2011, (05) :1-9
[3]   中国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J].
蒋金荷 .
资源科学, 2011, 33 (04) :597-604
[4]   我国未来人口发展与碳排放变动的模拟分析 [J].
朱勤 ;
彭希哲 ;
傅雪 .
人口与发展, 2011, 17 (01) :2-15
[5]   省域一次能源CO2排放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J].
马军杰 ;
陈震 ;
尤建新 .
技术经济, 2010, 29 (12) :62-67
[6]   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 [J].
渠慎宁 ;
郭朝先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2) :10-15
[7]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J].
杨振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 (11) :38-40+61
[8]   中国人均CO排放分解:一个跨国比较 [J].
魏楚 ;
夏栋 .
管理评论, 2010, 22 (08) :114-121
[9]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 [J].
朱勤 ;
彭希哲 ;
陆志明 ;
吴开亚 .
资源科学, 2009, 31 (12) :2072-2079
[10]   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林伯强 ;
蒋竺均 .
管理世界, 2009, (04) :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