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人才流失的体制因素及其对策

被引:3
作者
陈绪新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科技人才流失; 体制; 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关键在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可是,长期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流失现象相当严重,给本来基础就十分脆弱的中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基础性和原创性研究带来致命的冲击。其中除了科学精神缺失和"学而优则仕"等历史文化性因子的影响外,科技制度不合理和体制不健全等政策性因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文章就我国科技人才的政策性流失问题展开讨论,并就科技政策的制定提出几项应对策略性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发达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分析 [J].
叶小梁 ;
汪凌勇 .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3, (01) :5-9
[2]   英国科研评价模式:由专业评价人员进行评价 [J].
刘作仪 .
科技导报, 2003, (02) :19-22
[3]   我国科技人才流动的现状、原因及发展趋势 [J].
姚蓉 ;
严良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02) :107-109
[4]   躲不过去的沙尘暴 [J].
刘东 .
读书, 2002, (01) :123-132
[5]   对我国科技竞争力排名下降的反思 [J].
张永锋 .
求索 , 2001, (02) :77-79
[6]  
科学精神气质的缺乏[J]. 樊春良.方法. 1998 (05)
[7]  
我们离现代化还有多远[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武斌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