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叶中三萜酸类成分及其抗炎、镇咳活性研究

被引:131
作者
鞠建华
周亮
林耕
刘东
王立为
杨峻山
机构
[1]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枇杷叶; 三萜酸; 齐墩果酸; 2α-羟基齐墩果酸; 乌苏酸; 2α-羟基乌苏酸; 坡模酸; 蔷薇酸; 抗炎活性; 镇咳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对常用中药枇杷叶 [Eriobotryajaponica (Thunb .)Lindl.]的化学和药效学进行研究 ,寻找与其功能主治相吻合的有效成分。方法 利用溶剂提取、萃取、柱色谱和化学衍生化方法进行分离 ,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 (IR ,MS ,1H NMR ,13 C NMR)和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 ;根据其功能主治设计抗炎、镇咳药效学模型 ,对其萃取部位和所得单体成分进行抗炎、镇咳活性研究。结果 枇杷叶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枸橼酸喷雾引起的豚鼠咳嗽有明显的止咳作用。从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 6个三萜酸类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 (oleanolicacid ,Ⅰ ) ,2α 羟基齐墩果酸 (maslinicacid ,Ⅱ ) ,乌苏酸 (ursolicacid ,Ⅲ ) ,2α 羟基乌苏酸 (2α hydroxyursolicacid ,Ⅳ ) ,坡模酸 (pomolicacid ,Ⅴ )和蔷薇酸 (euscaphicacid ,Ⅵ ) ,其中坡模酸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乌苏酸、2α 羟基齐墩果酸和总三萜酸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显示很强的抗炎活性 ;乌苏酸和总三萜酸还对枸橼酸喷雾引起的豚鼠咳嗽有止咳作用。结论 枇杷叶中的三萜酸类成分是与其功能主治相吻合的活性成分 ,其中含量较高的乌苏酸可作为评价枇杷叶药材质量的指标性成分。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枇杷叶中熊果酸的含量 [J].
鞠建华 ;
周亮 ;
郑瑞霞 ;
王春兰 ;
杨峻山 .
中国药学杂志, 2003, (09) :19-21
[2]   乌泡子根的三萜成分 [J].
陶正明 ;
丁立生 ;
彭树林 ;
王明奎 ;
张安将 .
中草药, 2002, (02) :5-7
[3]   青钱柳中五环三萜成分的研究 [J].
钟瑞建 ;
高幼衡 ;
徐昌瑞 ;
黎莲娘 .
中草药, 1996, (07) :387-389
[4]   蛇莓化学成分的研究 [J].
彭江南 ;
陆蕴如 ;
陈德昌 .
中草药, 1995, (07) :339-341+391
[5]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陈奇主编, 1993
[6]  
PentacyclictriterpenesfromthefruitsofRosasterilis. LiangGY ,AlexanderIG ,PeterGW. JNatProd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