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到院舍——农村五保老人供养方式选择自主性研究

被引:10
作者
苗艳梅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五保老人; 分散供养; 集中供养; 自主性;
D O I
10.19648/j.cnki.jhustss1980.2010.02.015
中图分类号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我国农村传统的五保供养方式主要是选择居家生活的分散供养和敬老院居住的集中供养两种,五保老人的养老,从家庭到院舍的决定过程可以分为需求萌生期、需求增长或消退期以及决定期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不同他人对五保老人自主性都会产生影响。应将居家五保老人作为敬老院的潜在院民和外展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尊重他们的自主自决,并为选择不同供养方式的老人提供不同形式和重点的服务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J].
王德文 ;
叶文振 ;
朱建平 ;
王建红 ;
林和森 .
中国人口科学, 2004, (S1) :93-97+177
[2]   五保供养方式改革及意义 [J].
毛绍烈 .
中国民政, 2003, (11)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