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模式——理论依据、缺陷及实施建议

被引:9
作者
周素彦
周文平
机构
[1] 河北金融学院
关键词
“省联社”模式; 理论依据; 缺陷; 实施建议;
D O I
10.16620/j.cnki.jrjy.2007.05.004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选择"省联社"模式符合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职能下属化理论和路径依赖理论,具有历史必然性。"省联社"模式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容易加重省级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干预,容易形成以"省联社"为核心的新的利益集团并阻碍农村信用社控制权向股东的回归。应加快劣质信用社退出市场的步伐,采取建立大量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措施为"省联社"模式的良性运行创造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路径依赖”问题 [J].
许圣道 .
金融研究, 2006, (09) :37-42
[2]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转型的理论分析 [J].
陆磊 ;
丁俊峰 .
金融研究, 2006, (06) :1-14
[3]   论省联社行业管理下的农信社法人治理 [J].
祝晓平 .
金融研究, 2005, (10) :178-184
[4]   金融发展与政府退出: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 [J].
李义奇 .
金融研究, 2005, (03) :88-99
[5]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 [J].
杨羽飞 ;
梁山 .
金融研究, 2005, (03) :169-176
[6]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J].
陈福成 ;
曹京芝 ;
尹程 ;
李子刚 .
金融研究, 2005, (01) :102-110
[7]   省联社垄断酝酿道德风险 [J].
沈明高 .
金融信息参考, 2004, (11) :9-9
[8]  
中国农村金融业[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闫永夫编著, 2004
[9]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卢现祥著, 2003
[10]  
[德]柯武刚,史漫飞. 制度经济学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