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栗种子萌发和贮藏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17
作者
杨期和
叶万辉
张云
廖富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2] 嘉应学院生物系 嘉应学院生物系
关键词
锥栗; 种子; 萌发; 贮藏;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5.01.019
中图分类号
S792.17 [锥栗(栲、槠)];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该文采用常规方法对锥栗种子的形态特征、萌发和贮藏的生理生态特性进行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锥栗种子千粒重和体积大 ,不易传播 .种子在 1 0~ 4 0℃均能萌发 ,萌发的适宜温度是 2 0~ 35℃和室温 (1 8~ 32℃ ) ,萌发时不需光 .种子萌发无休眠 ,不耐脱水 ,属于顽拗性种子 .在 4℃时保湿贮藏半年 ,发芽率仍可达 6 0 %以上 ,采用室温湿沙贮藏半年 ,发芽率也可达 4 0 %以上 ,零上低温保湿贮藏是种子贮藏的理想方法 .埋土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和成苗率均高于土壤表面的种子 .种子在成熟、脱落和扩散过程中 ,由于遭受鼠、虫等动物危害 ,大部分已受损伤而丧失发芽率 ,在自然条件下种子很少萌发和成苗 .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锥栗-荷木-黄果厚壳桂群落发展趋势探讨 [J].
张咏梅 ;
周国逸 ;
温达志 ;
张德强 ;
张倩媚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2) :256-262
[2]   昆明西山滇青冈林内滇青冈种子库动态的研究 [J].
苏文华 ;
张光飞 .
云南植物研究, 2002, (03) :289-294
[3]   东灵山地区辽东栎种子库统计 [J].
孙书存 ;
陈灵芝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2) :215-221
[4]   南亚热带演替群落的边缘效应及其对森林片断化恢复的意义 [J].
彭少麟 .
生态学报, 2000, (01) :2-9
[5]  
The effects of desiccation on seeds of Acer saccharinum and Aesculus pavia: recalcitrance in temperate tree seeds[J] . Kristina F. Connor,Franklin T. Bonner.Trees . 200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