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松辽盆地地下水动力场演化与油气运移、聚集

被引:27
作者
楼章华
高瑞祺
蔡希源
机构
[1]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局
[3] 大庆石油管理局
关键词
水动力,油气运移与聚集,松辽盆地;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97.04.020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松辽盆地地下水动力场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盆地北部大气水下渗形成向心流;中央坳陷区发育泥岩压榨水形成的离心流和越流泄水;盆地南部以越流—蒸发泄水为特征,只有盆地边缘和隆起区的顶部有大气水下渗。泥岩压榨水形成的离心流是松辽盆地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古水文地质的旋回性和离心流的阶段性,决定了油气的阶段性运移和在一个独立水动力体系内多个油环在内,气环在外,与沉积凹陷同心的阶梯式—环带状油气分布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水动力场与低压气藏的关系 [J].
楼章华 ;
卢庆梅 ;
赵庆吉 ;
肖海燕 ;
唐黎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4) :321-325
[2]   论含油气盆地的地下水动力环境 [J].
杨绪充 .
石油学报, 1989, (04) :27-34
[3]  
松辽盆地陆相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M].杨万里等著;.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4]  
松辽陆相盆地石油地质.[M].杨万里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
[5]  
古水文地质及其应用.[M].程汝楠编译;.地质出版社.1981,
[6]  
压实与流体运移.[M].()真柄钦次著;陈荷立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