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奥陶—志留系的分界

被引:13
作者
穆恩之
戎嘉余
机构
[1] 国际地层委员会奥陶—志留系界线工作组选举委员
[2] 国际地层委员会奥陶—志留系界线工作组通讯委员
关键词
志留系; 奥陶系; 动物群; 动物区系; 笔石带; 笔石化石; 分界;
D O I
10.19839/j.cnki.dcxzz.1983.02.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有关地质历史时期中各大时代(如代与纪)的界线问题已经成为地质研究领域里的重大课题。地层与古生物学者采用多种手段(如化石分带、绝对年龄数值和磁性反向等)来确定系级界线的精确位置。自从国际地层委员会所属志留—泥盆纪界线工作组首先于1972年向第23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交确定志留—泥盆纪分界的报告以来,其它多数系间的界线工作组亦在不同程度上大致如同他们的做法,来解决各自的界线问题。其方法是:先择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云南西部的志留系 [J].
倪寓南 ;
陈挺恩 ;
蔡重阳 ;
李国华 ;
段彦学 ;
王举德 .
古生物学报, 1982, (01) :119-132
[2]   湖北宜昌晚奥陶世末期赫南特贝动物群 [J].
常美丽 .
古生物学报, 1981, (06) :557-566+607
[3]   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系与志留系的分界附视频 [J].
倪寓南 ;
许汉奎 ;
陈挺恩 .
地层学杂志, 1981, (02) :146-147
[4]   中国奥陶系顶、底界线研究的新进展 [J].
赖才根 .
地质学报, 1979, (04) :280-292+365
[5]   中国的志留系 [J].
林宝玉 .
地质学报, 1979, (03) :173-191
[6]   中国的赫南特贝动物群(Hirnantia fauna)并论奥陶系与志留系的分界 [J].
戎嘉余 .
地层学杂志, 1979, (01) :1-29+81
[7]   四川长宁双河附近奥陶纪地层 [J].
穆恩之 ;
朱兆玲 ;
陈均远 ;
戎嘉余 .
地层学杂志, 1978, (02) :105-121
[8]   正笔石及正笔石式树形笔石的演化、分类和分布 [J].
穆恩之 .
中国科学, 1974, (02) :174-183
[9]   川黔晚奥陶世三叶虫的研究并讨论上奥陶统的上下界线问题 [J].
盛莘夫 .
古生物学报, 1964, (04) :537-571
[10]   论五峰页岩 [J].
穆恩之 .
古生物学报, 1954, (02) :153-170+274